无障碍阅读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防空防灾 > 人防知识

战争灾害与平时灾害

   时间:2011-09-26 19:34

 

第一节   战争、战争性质和我们对战争的态度

 

战争灾害与平时灾害,都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。为避免和减少这两种灾害对人类产生的破坏和损失,人们在不断寻求减轻灾害的破坏程度和阻止灾害产生的办法。实践证明,只要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,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或危害。人民防空作为寻求有效防护灾害的专门机构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,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对预防和阻止灾害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
  一、战争
  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、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。它是政治的继续,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。在阶级社会,则是用以解决民族和民族、国家和国家、阶级和阶级、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。现代战争的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,只有消灭剥削阶级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,才能消灭战争,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。
人类社会出现过各种类型的战争:按使用的兵器分,有常规战争、核战争、高技术战争。按规模分,有世界大战、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。按作战空间分,有地面战争、海上战争和空中战争。按战争性质分,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。
  二、战争的性质
  战争性质是战争在政治上的本质属性。战争按性质可区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大类。凡是被压迫阶级、被压迫民族,为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,抵抗外来侵略,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,如革命战争、反侵略战争、民族解放战争、自卫战争等,都是正义战争;凡是由反动阶级、反动势力所进行的,镇压和反对人民,对外进行扩张侵略,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,如反革命战争、侵略战争、帝国主义战争、殖民战争、军阀战争等,都是非正义战争。
  三、我们对战争的态度
  弄清战争性质,是我们决定对待战争态度的前提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维护和平,反对战争,但决不害怕战争,坚决拥护正义战争,反对非正义战争。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,为维护和争取人类的进步,我们将拿起武器勇敢地打击敌人,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,这就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。

 

第二节 高技术局部战争与平时灾害的特点

 

要了解高技术局部战争,首先必须明确“局部战争”和“高技术”这两个概念。
  局部战争,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,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而进行的战争。它在作战目的和兵力使用方面都有所限制,因而,有的国家把它称之为“有限战争。”
  所谓高技术,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基础上,处于当代科学前沿的,对提高生产力,促进社会文明,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。
 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指至少一方以高新技术武器和装备为主要手段,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,在一定地区内所进行的战争。这种战争在武器和人之间的猛烈碰撞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、城市毁坏、国家经济损失,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。因此,我们把它称为战争灾害。平时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。自然灾害是由于地壳、气候、温度等自然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时,形成的一种对人类造成损害的自然现象,如地震、洪水、泥石流、滑坡、雪崩、火山爆发、台风、干旱等。人为灾害是由于人主观上对客观环境、客观条件等考虑不充分、不周到,造成的人为事故给社会带来的损害,如交通事故、工业突发事故、火灾等。

  一、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
  1、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兵器。如包括微电子技术、信息技术、激光技术、光通技术、束能技术、新能源技术、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群,或或了自动化指挥系统、高性能的运输工具、夜视器材和具有全天候性能的光学电子设备等。
  2、战争进程短促。过去一般条件下的战争,通常需要很长时间。例如,朝鲜战争打了3年,越南战争打了14年,两伊战争进行了8年。而以色列偷袭伊拉克核反应堆,实际作战时间只有2分钟;美军第二次空袭利比亚时,只用了18分钟;海湾战争只用了42天。
  3、战场空间多维化。战场空间由陆、海、空“三维空间”向陆、海、空、天、电磁的“五维空间”拓展,呈现出“五维一体”联合作战的特征。战场高度从过去的10多千米上升到数百、数千乃至上万千米,形成了太空、超高空、高空、中空、低空、超低空、地面、水面、水下等多层次、全方位的立体对抗空间。
  4、战争费用昂贵。一是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。如“战斧”式巡航导弹,每枚耗资100万美元以上;B-2隐形战略轰炸机,每架造价为22亿美元;F117A隐形飞机,每架造价为1.35亿美元;E8A预警机,每架造价为4.25亿美元。二是作战中的弹药、油料等物资器材消耗量巨大。海湾战争中,美军日均投弹量为2600吨,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共耗费军费600亿美元,平均每天达11.8亿美元。高技术局部战争这种高投入、高消耗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。

  二、平时灾害的特点
  1、突发性强。平时灾害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,使人们防不胜防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们已经能够对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作出较准确的预报,但对有些自然灾害,还很难作出准确预报,如大多数地震。在过去的20多年中,突发事故更是频频发生,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的重大化工突发事故就达200多起。
  2、破坏严重。据统计,20世纪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达300万人,一次死亡人数超过1万的自然灾害就有30多次,每年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。人为灾害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。1985年,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,造成2892人中毒死亡,5万人眼睛失明,15万人致伤致残,20万人逃亡外地,使一个70万人口的城市基本成为一座空城。
  3、地域广泛。重大的平时灾害产生的影响范围是很大的。1986年,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漏事故,扩散距离南北方向4000千米,东西方向2000多千米,波及十几个